阅读提速来应对信息爆炸
时间:2005年04月15日 | 作者: 信宣处 | 访问量:
阅读提速来应对信息爆炸
今天,“信息爆炸”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但怎样在这个现实面前调整各个领域的经营策略,却是当务之急。
到目前为止,信息的主要载体仍然是文字,吸取信息的过程也主要表现为文字的阅读。随着书籍阅读的目录化、报刊阅读的标题化和一般阅读的电子化倾向的出现,培养学生全新的阅读习惯和技能、加大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意义非同小可。
阅读能力来自“量”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是建筑在阅读数量大小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对某一篇作品中词汇、意义、结构和主题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他们对作品阅读的数量积累。作品读得多的学生,阅读理解力自然强、速度也快,反之亦然。
对某一篇作品的理解,是会随着同类文章的阅读量而自然增长的。教师即使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得再深再透,也远没有让学生在此前此后自行多阅读几篇取材类似的鲁迅作品如:《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来得有利。
同样,老师将一篇作品中的某个词语即使讲解得再深再透,也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在数篇作品中遇到同一个词语的重复阅读来得深刻。因为只有在不同文章的语境中才能真正领会某个词语的普遍或者特殊意义。纯粹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得到能动的自行操作、自我认知和创造性思索,而学生自己的哪怕是粗浅的阅读,也是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发生认识过程。
多少年来,中国的语文教学及其评估形式似乎都把作品的“言”(目前语文考卷中的“阅读理解”部分)看得太重而把作品的“意”(作品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和工具作用)看得太轻。但恰恰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似乎特别不能以“言”而害“意”,而必须得“意”而忘“言”–我国许多语言文学大师就大多是在“得意忘言”的境界中培养出来的。
学生应扩大阅读
其实,学生只要掌握了作品的基本意义、基本内涵即可,至于一般词语是否有绝对正确的理解,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在大量的阅读中他们自会得到更深层的认识和具有个性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少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去扩大阅读量、自行理解作品、进而讨论和写作,大概是贯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的关键和使“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得以呈现的钥匙。
然而可惜的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至今重视的还是“我注六经”、是“回字的四种写法”。这样的教学和评估,导致了学生汉字亲和力的减低,创造思维的障碍,人文素质的薄弱和阅读量的不足。
正是由于这种教学中的疏漏,造成了以图画为特征的网络、电视、漫画等传媒得以乘虚而入,诱使学生沉溺于此而不能自拔。
但是,图画怎能和文字相比!试将播放新闻的电视音量“静”去,我们往往看不懂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件。而不看图像,单听语言,却完全能理解大意。可见文字信息传播的准确与清晰!
日前有新闻报道,教授陶宏开成功地帮助几百个孩子戒掉了“网瘾”。但是要戒除成千上万学生的“网瘾”,靠一个教授的苦口婆心大概只是杯水车薪。只有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从中提取信息的快感,才是大规模戒除他们“网瘾”的有效途径。
阅读提速来加量
要加大阅读量,就必须提高阅读速度。
加快阅读速度,不仅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需要,还是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创造精神乃至迅速达到现有文献资料平台的重要能力构成。
今天,细嚼慢咽、敲骨吸髓的阅读方式已经过时,“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写作状态也已被淘汰。更需要的,是一目十行、块状阅读,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扬弃多余资讯、获取作品精华、采撷为己所用的精华和在短暂的时间内精确表述自己思想的文字能力。
于是,训练学生在网络世界成千上万信息中选取所需,在图书馆浩瀚书海中寻觅资讯,短时间内掌握一本书的主旨,快速在一篇课文的几千字中得出中心思想、寓意精髓、人物形象、重要语句等,就成了信息社会中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指向。
由此想到了语文课程的评估。
今后的中、高考语文试题可否向“增大阅读量,减低理解度”的方向倾斜。语文试卷,似可大大增加各种文体的阅读数量,但阅读理解的试题却不必太难。如此同样能够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如果中、高考的“指挥棒”发生这样的偏转,至少会出现以下效果:(1)各个学校将立刻关注阅读量和阅读速度的教学,并由此派生出多种教学手段;(2)从阅读量上评估学生语文水平,比从理解深度上衡量学生语文水平较易诱导学生阅读兴趣、较易量化、也较公平和公正;(3)大量、快速的语文阅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在今后必不可少的信息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