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都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吧
时间:2007年12月01日 | 作者: 信宣处 | 访问量:
一个没有体验过富翁生活的农民工孩子姚婷婷在作文《假如我是一个富翁》中写道:“在太阳下盖房子的叔叔啊!你不要忙了,我将让你像我一样住在美丽的高楼中;种菜的阿姨啊,请放下你的锄头吧,我将让你像我一样吃着一级厨师做的海鲜……慈祥的妈妈,敬爱的爸爸,假若我是一个大富翁,我会报答你们一生……”“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200份农民工子弟的作文深深地震撼了很多在城市长大的上海大学生。(5月31日新华网)
别说是大学生,相信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成年人都会因为孩子们的这份真诚而感动。感动不是因为他们是农民工的子弟,而是因为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原来也藏着博大与真诚的一面,只不过,一直以来我们没有认真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近年来,关于怎样看待未来的一代一直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话题,甚至表现出极大的隐忧,什么现在的孩子不会吃苦,不会懂得感恩,不会节约……不可否认,时代的不同,孩子们与我们的“当年”肯定会存有很大的区别,许多方面也不及“当年”的我们。但许多方面只是时代的烙印,而并非缺陷的标记,这就好比在城里生活的小孩会把麦子当成韭菜,见到猪牛羊感觉就像进了动物园一样。
缘于传统,孩子永远是父母眼中长不大的孩子。也缘于传统,绝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都存有极强的“家长意识”,孩子百依百顺便是好,否则就头疼脑闷,感天悲地,总是以过去自己童年的影子去刻意“规范”孩子的学习、生活乃至一言一行。如此一来,孩子的自由发展受限制不说,还会疲于应付,既要适应现在的社会,又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应付各种任务。
这几乎是个普遍现象,许多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或“调皮”时,都会选择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教育他们。而孩子们只能顺着父母的喜好去揣度“心里话”,怎样令父母喜笑颜开,但孩子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究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父母却一直是“局外人”。
孩子们的那些作文之所以感人,并不在于有多高深与华丽,只是因为展现了我们长久以来忽视了的朴实的一面,就像第一次真正窥探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一样。没有倾听,我们就无法打开孩子们心灵的窗口;因为倾听,才可能在两代人之间架起理解与友谊的桥梁,才有助于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时光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