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让人放不下的话题

时间:2008年09月24日 | 作者: 信宣处 | 访问量:

作者: 

  中学生的早恋只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学习的效果。难怪许许多多家长呼吁:“救救早恋的孩子们!”  
  家长呼吁:救救早恋的孩子  
  日前,一位学生家长给新疆一家媒体写信,呼吁救救他早恋的孩子。信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名学生家长,现在给你们写信,希望你们救救我早恋的孩子。  
  我女儿自小聪明伶俐,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2002年秋季,我们把刚满13岁的女儿送进县城某中学上初一。但不久发现女儿放学常常回家很晚,在家学习时常常心神不定,双休日总要去学校,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一天我从女儿的书包中发现几封信,一看才知道她早恋了!到初三毕业,她已谈过3个男朋友。  
  作为父母,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应该负责任,把学生管好。现在我女儿在学校因谈恋爱学习差成这样,再不挽救,她的一生就毁了!我们希望报社呼吁全社会救救那些早恋的孩子! 

                          ——一学生家长 

  现象:某中学学生早恋现象严重  
  日前,某中学16名高中男女学生来到该县一个旅游景点游玩,成双成对,异常亲热。这些学生的这种大胆举动让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大为吃惊,“作为学生,怎么能这样?学校是怎么教育的?”他们对此十分不解。  
  据一些初中年级的班主任反映,近年来,初中生谈恋爱人数增多,进入高中更为普遍。有些学生从初一就开始谈,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这样的学生很少有考上大学的,他们的恋爱也大多没结果。据某高中的一位老师介绍,每到傍晚,学校院内到处可见成双成对的男女学生。他们举止亲昵,对外人毫无回避之意。  
  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黄色书刊的影响最为严重。据一所初中学校的几位班主任和德育教师介绍,他们多次从男生宿舍发现《夫妻生活艺术》《XX艺术100例》之类的书刊,这些书刊都是从学校附近的书店租来的。一些学生租到书后先藏起来,晚上熄灯后躲到厕所偷偷地看,第二天上课时萎靡不振,神情恍惚。  
  第二个原因是,现在的青少年普遍早熟,而相应的教育又跟不上。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毫不知情,有的即使知道了也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反倒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  
  第三是现在的青少年大多缺乏责任心,他们把恋爱甚至两性关系当做好玩,从没想过为对方负责。某中学一位高二男生直言不讳地说:“我从初三开始谈对象,已经3年了。我是谈着玩,没想过将来娶她过一辈子。”  
  第四是虚荣心作怪。高中学生盛行这样一种观念:有对象有能耐,没对象没能耐,被人瞧不起。因此,一些学生争相谈对象,而且换得越多越好。  
  中学生早恋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是直接影响了学习。据许多教师观察,恋爱中的男女学生情绪都不稳定,听课注意力也不集中。其次是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据一位资深妇产科医生说,女性过早发生性关系,会大大增加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率,对身体发育不利。第三是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一位高中生谈对象前每月只用200元的零花钱,有了对象后,每月要花300多元。  
  对于中学生早恋,绝大多数家长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生谈恋爱就是学校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初中教师也持反对态度,但高中教师有的反对,有的支持。支持者认为,高中学生已经成人,一味禁止只能适得其反,应当放开。学生中支持与反对者都有。在接受调查的3名高二学生中,一位有对象的男生说,谈对象如果关系好了并不影响学习,学校应当放开。另一位没谈过恋爱的高二男生说:“谈恋爱肯定影响学习,学校应当禁止。” 

  观点:应加强对早恋学生的教育引导  
  对于中学生中存在的早恋问题,学校领导和老师如何看待?学校对此有没有严格规定?日前,记者采访了一些中学的领导和具有多年执教经验的老师。  
  “虽然早恋这个词在我国的教育中提了多年,但我不同意中学生早恋这种说法。”提到早恋这个问题时,某中学德育处主任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采访中,与这位观点相同的老师不在少数,他们认为,早恋是一个带有贬义性质的词语,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可塑阶段,这种说法对学生是一种伤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科学地说,应该称之为中学生恋爱。  
  某中学的一位高一班主任说,“早恋”本身的意义就不明确,中学生正常的异性交往是允许的,如果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在思想、行为上表现过激,逾越了男女正常交往的界限,那就是恋爱。  
  一位中学的校领导在分析早恋的原因时说,缺乏情感交流是导致孩子早恋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与家长、老师的交流很少,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很少跟孩子进行心理和感情沟通。孩子对异性同学有好感或关系密切,只是一种宣泄情感的需要。有关专家认为,中学生早恋情况较为复杂。有的是相互喜欢,相互学习;有的相互爱慕,往来一般;有的是附庸时尚,赶时髦;有的情感早熟,谈情说爱。这里面只有最后一种情况才是早恋,其余三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恋。  
  “如果说早恋有助于学习,我还没有遇见过。在我2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基本上所有早恋的孩子都会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一位中学教师这样说。他以前所带的班中有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女孩子,考试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名,后来却由于早恋,成绩不断下滑,高考时落到班级最后几名。  
  在采访中,许多老师都认为,早恋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极为不利。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虽然他们生理上具备了恋爱的条件,但在心理上却远远没有具备。处于早恋旋涡中的孩子对这种情感的懵懂、无知,使他们的心理忐忑不安、敏感脆弱,加上怕遭到家长和老师的责备,他们既不敢随便告诉别人,自身又缺乏处理和平衡这种感情的能力,从而背上严重的思想包袱,有的甚至会改变性格。 

  专家意见:应做好预防疏导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孟凡丽认为,中学生早恋现象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早恋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孟凡丽认为,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旨意朦胧:对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仅仅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第二,内心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悦和恐惧并存。第三,变化无常:一对一的早恋关系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第四,选择差异: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从生理方面看,青少年早恋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原始的生育本能。我们必须正视性成熟和性本能冲动在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产生影响的事实,清醒地认识早恋的实质。  
  早恋现象的出现,离不开社会、家庭因素,更离不开心理、思想因素。因此,解决学生早恋问题应从心理、思想入手,首先要做好预防和疏导。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好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2)加强青春、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 
  (3)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 
  (4)培养建设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校风和班集体。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得当地运用异性效应。  
  疏导就是疏导、调理学生的思想情绪,疏导要把握下列三条原则: 
  (1)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 
  (2)要分别情况,区别对待。(3)讲究方法,正确引导,切忌粗暴压制强令他们屈从。 

  
[出处:《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