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八年级(17)班获评“阳光下成长”江苏省中小学班集体艺术展示活动“最美班级”每周之星

时间:2024年06月09日 | 作者: 校办 | 访问量:

链接:[班集体艺术展示] 活动第十一周“每周之星”评选揭晓

类型:班级美术工艺工作坊

学校: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班级:八(17)班

参与人数:51

指导教师:姚希、王晓薇、张蕾蕾

上传时间:2024-05-31 13:28:03

作品简介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八(17)班的凌霄花灯社团,社团名称取自校园的凌霄花,每年的春夏之际,我校的校园里凌霄花盛开,鲜艳夺目。凌霄花寓意坚韧向上、凌云之志。花灯,是一种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是中国古老的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饰品。我校将非遗花灯文化和校园凌霄文化进行很好的融合,让非遗花灯走进了连外的校园,成为我们学生手中的艺术品,为我们带来无限的创意和乐趣,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究。学校“向阳向上凌霄志 向善向美绘青春”的主旋律,引领连外学子们锤炼意志、张扬个性,勇当具有家国情怀的“凌霄学子”。

寻花灯之韵

花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花灯的制作材料丰富多样,而制作工艺更是千变万化,充满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花灯的造型和图案往往寓意着吉祥如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在元宵佳节,花灯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们点亮花灯,祈求来年的幸福美好。

传花灯之技

在凌霄花灯社团活动中,老师们教大家制作花灯,她们一边耐心地讲解步骤,一边给学生做示范,布、绢、扭扭棒等都可成为制作花灯的材质。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全神贯注地扎制、剪切、缝合、手绘……。一盏盏精致的花灯在一双双巧手中绽放出光芒,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花灯作品都爱不释手,为自己创造的艺术成果而自豪,在体验创造中,我们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我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种子。

想知道传统的鱼灯是怎么做出来的吗?首先按制作鱼灯的大小,量好竹蔑的尺寸,并分割好,然后分别扎制鱼头,鱼胸,鱼腹,鱼尾,鱼鳍的骨架;接着用胶枪为骨架蒙上布,然后用铁丝进行连接,这样一个完整的鱼型框架构建而成,用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将鱼灯通体进行图案彩绘,彩绘后的鱼灯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最后将鱼灯装上彩灯,并安装提杆或举杆,这样一条完整的鱼灯就制作完成了。

赏花灯之美

花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现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让我们一起走进连外师生共创的花灯世界,欣赏花灯之美,感受花灯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1. 凌霄纱灯:我校师生共同创意,以校园的“凌霄花”为创作主题,让“凌霄花”在“纱灯”上绽放。社团的学生们创作出凌霄纱灯,内容丰富、画风多样、色彩艳丽,极具装饰美感。夜晚的校园,纱灯和灯彩交相辉映,犹如星星点点,流光溢彩。

2.鱼灯:鱼灯,蕴含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社团的学生们在传承600余年的古老技法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新,使手中的鱼灯成为连接过去和现代的文化纽带。它们都能灵活转动,极具观赏性。夜色的校园中,同学们将缤纷多彩的鱼灯轻轻摇动,正如词人所描绘那般“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扭扭棒花灯:扭扭棒花灯,可以说是一种新颖的材质,社团的学生将它和古老的花灯工艺结合,制作出传统和现代兼具的创意花灯。

当“非遗”与我校“凌霄”结合,让“非遗”的薪火传承照亮师生的心灵,让“凌霄”的向阳向上感染师生的品格,在传承中创新,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连外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品位,塑造着艺术的品味,描绘着精神的高雅。走非遗之路,展凌霄之志,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一直在非遗传承之路上奋力前行,赋予非遗文化鲜活、持久的生命力!

分享到: